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狂犬病实验室诊断与结果分析

狂犬病实验室诊断与结果分析

更新时间:2012-12-08点击次数:1087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犬、猫、狼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人被病犬(或病猫等)咬伤后,病畜唾液中的病毒经伤口侵入人体,沿周围神经(主要是感觉神经)至背根节经脊髓人脑而致病。

[病因学] 狂犬病病毒是负链RNA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的弹状病毒属。该病毒编码两种主要蛋白,一种为G蛋白,它是病毒包膜外突起的基本单位,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另一种为病毒颗粒内部的N蛋白,诱导补体结合抗体、荧光抗体等,根据狂犬病病毒N、G基因的遗传差异,狂犬病病毒可分为6种基因型,其中1~4基因型分别与4种血清型相当。该病毒对热、乙迷、化学消毒剂敏感,但对低温耐受力很强,-70C或冻干后置0—4℃冰箱,可存活数年。

[实验室检查]
1.特异性检查
(1)免疫荧光试验。
(2)血清学检查。
(3)病毒分离。
2.非特异性检查 血常规检查。

[结果分析与判断]
1.抗原检测 免疫荧光试验直接测定狂犬病毒的抗原,病毒抗原阳性者,在镜下可见到细胞内有砂粒状荧光颗粒即可确诊。
2.抗体检测 病程超过1周的患者,可在血清中检测到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可协助本病的诊断(对已接种疫苗的患者,其效价需>1;5 000才有诊断意义)。
3.病毒分离 细胞培养的方式可从患者的涎液、泪滴、脑脊液中直接分离病毒,阳性即可确诊。
4.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

//www.myconversestar.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