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荧光标记多肽的生物分布

荧光标记多肽的生物分布

更新时间:2012-12-20点击次数:2001

实验过程的zui后步骤是以合成每一个结合性或定位性的多肽来作为荧光标记多肽[典型的荧光素或若丹明(rhodamine)],然后在静脉注射后测定其生物分布的。荧光标记也使得多肽能在随后的没有任何修饰的受体分离中被使用:可以使用荧光多肽在基于细胞的表达性克隆系统中分类受体阳性的细胞,并且也可以通过高亲和性的鼠抗荧光素单抗体的使用把荧光多肽直接固定到固体基质上。

在有偶合剂(coupling reagent)HATU(Sigma)和DMF(Sigma)的情况下,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I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isomer 1) (Sigma)或若丹明B(Sigma),我们以此作为多肽固相合成的zui后一步,以N端标记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或若丹明的偶联体的形式合成筛选出多肽。

我们通常用100ul的lmmol/L多肽PBS溶液注射一只鼠;然而*浓度必须要经验性地测定。例如,lmmol/L1000Da的多肽溶液是lmg/ml,而注射lOOul此溶液是总共100ug或lOOnmol的多肽。每只鼠大约有2ml的循环血液,因此得到的多肽浓度是100nmol/2m1或50umol/L,在这些多肽预期的亲和性常数范围之内。

对这些实验的对照多肽是荧光标记的点突变多肽或一个多肽的失真译本。可替代地,一个合适的对照是一段FITC或若丹明标记的NSSSVDK多肽:通过非重组T7Select415噬菌体展示的序列。

//www.myconversestar.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