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病作用 抗细胞因子抗体的致病性尚未清楚,然而上述自身抗体的Fab片段具有特异性低、高亲和力结合相应细胞因子的能力。实际上,在正常人血清中抗IL-la,IL-6的自身抗体是其惟一且重要的结合蛋白。虽然目前对血清中的IgG能够进行分类检测,但IFNα、IL10的自身抗体却无法检测到。可能的原因是自身抗体与其相应的细胞因子以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存在于血清中,或者是血清中存在某种抑制因子。欲将复合物中的抗原、抗体分开,因抗体的高亲和力而不易达到目的。
至今仍未明白针对这些细胞因子的高亲和力的自身抗体为什么产生、是怎样产生的。这些自身抗体在体外能中和
细胞因子,是否在体内也是这样,是否他们具有载体或保护细胞因子的功能等等都尚未明了。然而,以细胞因子-IgG复合物的形式使循环中的细胞因子得以稳定存在,这一点值得是肯定的。由此也从药动力学上解释了用抗IL-6抗体治疗的患者中为什么出现细胞因子累积,原因是细胞因子-IgG复合物较长的半衰期。

但是,研究也发现抗细胞因子特异抗体的Fab段可以中和性结合上述细胞因子,其结合非常特异、高亲和力。细胞因子中和抗体的出现可能会中和其生物活性,而导致细胞因子治疗的失败。
IL-lα是活化T细胞的一种重要协同刺激因子,同时也可能是Th2细胞的一种自分泌生长因子,因此,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因子,抗IL-lα抗体特别有意义。通过结合可溶性和膜相关IL-la,抑制细胞因子两种形式的活性,抗IL-lα自身抗体势必会影响IL1α的功能。
2.检测方法 检测抗细胞因子抗体的方法有两大类。即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包括: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测定法、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法);生物学方法主要是检测细胞因子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如抑制试验、抗病毒中和试验(抗-IFN抗体)、ILq抗体的中性粒细胞吸附抑制试验以及胸腺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3.临床意义 抗IL-lα抗体含量在免疫性疾病中变化相当大;类风湿关节炎和全身性硬化症患者中抗IL-6的高亲和力自身抗体水平增高。与之相反,抗IL-lα抗体不出现在一般免疫炎性疾病,包括克隆病。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出现这些自身抗体意味着预后不良。检测方法学上的不足阻碍了细胞因子自身抗体临床意义的研究。低水平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对疾病发展无关紧要,可能仅仅反映在活动性炎症中相关细胞因子合成增加,伴随自身抗体的增高

www.shjsbio.con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