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20124-25
    适量饮酒有助老年人腿部健康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适量饮酒有助于减少罹患腿部动脉疾病的几率。研究人员在对5635名志愿者追踪调查7年半后发现,每周饮酒1次至13次的老年人患腿部动脉疾病的几率比不喝酒的人要低44%。但研究者同时强调,此研究并未将饮酒可能带来的其他不利影响考虑在内。研究负责人肯尼思·穆卡迈勒说,这一研究结果与适量饮酒可减轻心脏病发病几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因为这两类病症均“由动脉阻塞引起”。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腿部动脉血管会逐渐硬化,从而影响到腿、脚踝和足部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便会发展成...

  • 20124-25
    美冷冻精卵结合婴儿出生

    报道说,现年36岁的阿德里安娜·多马辛决定参加该研究项目,是因为2年前被告知她的输卵管堵塞了。负责多马辛项目的简·弗雷德里克说,冷冻卵子通常是为那些患有生育困难或无法生育的妇女保存的,但是zui近有些30多岁的妇女不想马上生孩子,但又害怕将来年纪太大无法正常怀孕,因此也提出冷冻卵子的要求。在治疗的过程中,多马辛注射并口服了一些促进排卵的药物。之后,工作人员取出卵子,并将它们冷冻,4个月后将它们注入解冻的捐赠精子中。随后将一枚受精卵子植入她的体内。

  • 20124-25
    人类婴儿会“看人脸色”

    婴儿是通过观察别人面部表情变化来理解人的行为并认识各类事物的日本一项研究指出,婴儿是通过观察别人面部表情变化来理解人的行为并认识各类事物的。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在线科学杂志《自然—通讯》上。京都大学副教授明和政子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让31名出生8个月和1岁的婴儿以及6只5岁至15岁的黑猩猩观看一段录像,里面演示一名女性把瓶中果汁倒入杯里的过程,然后观察婴儿和黑猩猩视线的变化。结果发现,婴儿不仅会看果汁和杯子,还会用一半的时间观看这名女性的面部,而黑猩猩观察女性面部的时间不到1...

  • 20124-18
    “雨后春笋”生长谜底揭晓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树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国研究组在毛竹茎秆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揭示出了竹秆速生的物质和能量基础,该研究结果已经被学术期刊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在线发表。经组织解剖表明,竹秆在发育初期,细胞分裂占主导地位,而在发育的中后期,细胞伸长则占主导地位,竹秆的发育、成熟和老化首先从基部开始启动,然后才是中部和顶部。但是,不管细胞分裂还是伸长都与激素密不可分。据了解,植物激素是一类天然的有机物质,作为...

  • 20124-18
    日本发现脑神经细胞可促进排卵

    新华社东京4月11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能激活脑神经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基因,从而促进排卵。这一发现有望应用于不孕症治疗和促进家畜繁殖。名古屋大学副教授束村博子等人10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她们给实验鼠注入雌激素,结果实验鼠血中雌激素浓度上升导致大脑神经细胞中的某基因大量编码合成一种名为“kisspeptin”的蛋白质,促进实验鼠排卵。研究小组还对比研究了即将排卵的20只实验鼠和卵泡正在发育的20只...

  • 20124-12
    神八实验揭秘:线虫受辐射 太空中长蛋白质

    我是一条线虫,但不是你想象中的寄生虫,你可以叫我的英文名字:C.elegans。我坐着神八飞船,在太空进行了长达十六天半的旅行。自然状态下,我生活在泥土中,以细菌为食。成年后身长约1毫米,人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我通体透明,长得不好看。可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孙野青教授和同事们,却常夸我是“可爱美丽的小天使”,还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秀丽隐杆线虫。不是吹牛,我是天生的“航天员”。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我的家族可谓声名远播。从1975年开始,我的同类就先后搭载美国国家航...

  • 20124-12
    用心率当密码的电脑安全系统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3日报道,中国台湾中兴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使用人类心率作为密码的电脑安全系统。人类的脉搏或心率跳动会重复,而且每个人的脉搏跳动都是*的。中国台湾科学家据此相信,一个人的心率可以作为电脑密码。研究人员从计算机用户手掌上获取心电图读数,然后利用读数生成电脑密码。研究人员称:“每个人的心电图信号都不相同,可以被用于生物识别的新工具。”领导研究的林俊良(Chun-LiangLin)称,使用这种密码安全性非常高。他说,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可以用于外部硬件和其他...

  • 20124-12
    香港中文大学揭示一个汉语识别*的脑电反应

    中国人阅读汉字时跟西方人阅读拼音文字时,脑电波很不一样。”过去几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学新及其科研团队在研究汉字词汇识别时,得出了一些很奇特的结果。他们研究发现,人在阅读中文词后约200毫秒,会出现一种以脑顶、中部为中心,分布广泛且*的脑电波。研究人员给它起名N200。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2012年2月第5期上。为了搞明白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在2011年春节假期,自称“语言学外行”的张学新试图从《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获得一些灵感。在感受...

共 226 条记录,当前 25 / 29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Baidu
map